“养生”一词,首见于《吕氏春秋》。其曰:“知生也者,不以害生,养生之谓也。”养生,古亦
称摄生、治身、道生、卫生等。简单的说就是保养身体以达到长寿的目的。在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因
为是养生的萌芽期,所以就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比如《周易》的阴阳学说;《洪范》的五行学
说;庄子的精气学说。。。。。。但是中国的养生发展随着时间的发展逐渐成熟养生也分为了七种:
一、环境养生。当指注重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而做到趋利避害的养生活动。中医经典
古籍《黄帝内经》指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人生活于天地之间,时空之内,形神机
能活动不可避免地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科学养生必须置人于环境之中,加以重视,给以考
量。季节更替、昼夜变化、地域高下、水质土矿、植被绿化、家居摆设,乃至于社会地位、生活境遇、
人际事宜等均可影响身心健康,适之则有利养生,逆之则有害健康,切请慎调为要。
二、情志养生。系指保养身体必先调神怡情,才能形神兼备。三国曹魏时期*文学家嵇康曾做养生专
论,指出“精神之于形骸,犹国之有君也。神躁于中,而形丧于外,犹君昏于上,国乱于下也。”并提
出例证云:“夫服药求汗,或有弗获,而愧情一集,涣然流漓;终朝未餐,则嚣然思食,而曾子衔哀,
七日不饥;夜分而坐,则低迷思寝,内怀殷忧,则达旦不瞑;劲刷理鬓,醇醴发颜,仅乃得之,壮士之
怒,赫然殊观,植发冲冠。”精神情志调养对于保持身心健康重要性的论述,古今宏论,莫过于此。养
生之要,当以养性调神为先,其理已毋需赘述。
三、起居养生。是指顺应自然变化规律,做到起居有常、劳逸结合、动静相宜等一系列养生措施。从现
今人们生活习惯而言,尤其需做到的是:按时作息,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慎适冷暖,切勿“要风度不
要温度”;适当运动,避免终日与电脑、电视为伴。
四、饮食养生。盖指利用食物的性能特点,合理摄入膳食,以强身健体、抗衰防老的养生方法。民以食
为天。然饮食对于人体健康是一把双刃剑。《黄帝内经》将其喻作“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指出“阴
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意为人体赖以生存的阴精,来源于饮食五味;蓄藏阴精的
五脏,其损害的祸根也在饮食五味。明确指出了饮食对于人体健康的双重性。谨和五味,平衡营养;适
时适量,勿使过偏;以人为本,区别对待。上述三者,当为饮食养生的基本要求。
五、房事养生。应指根据人类生理、心理特点,调节男女性事活动,和谐夫妻房事生活,以达到强身健
体、延年益寿的养生行为。性,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古人称“阴阳交则物生,阴阳隔则物杀”,强
调男女不合则违背阴阳之道。有资料显示,结婚者比独身者平均寿命要长。长寿老人大多家庭稳定,夫
妻恩爱,而终身独居者并不多。然行房需有度,婚育宜适龄。若房事不节,纵欲过度,必耗精伤肾。古
人告诫我们:欲竭其精,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多致半百而衰。
六、运动养生。概指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情趣高雅、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各种运动。下棋书画、养花、
垂钓、阅读等。简单的有氧运动能加促血液循环,代谢毒素。对于保持健康有十分有利的帮助。但是运
活动也不可过极,而那些消极颓废的运动更是有害于身体的健康。
七、调补养生。该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合理应用具有调补作用的药物或食物,以达到却病纠偏、促进
康复的养生手段。调补养生的应用原则,应是虚则补之,偏则调之,以平为期。
八、中医保健养生。是指利用中医的经络,穴位,加以刺激,可以加促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让各个器
官的功能加强,增加人体的*能力,以达到养生的目的。